2020開年至今,在經濟領域,“新基建”絕對是最火的詞之一。
不過,關于新基建的內涵,此前一直都是媒體和機構根據相關會議作出的分析,缺乏正式界定。
它主要被解讀為七大方面:
特高壓、新能源汽車充電樁、5G基站建設、大數據中心、人工智能、工業互聯網、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。
現在,官宣正式來了。
20日上午,國家發改委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,首次明確了“新基建”的概念和范圍。
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內容,分別為信息基礎設施、融合基礎設施、創新基礎設施。
具體內容為:
制圖:21世紀經濟報道
可以看出,官方版的“新基建”與此前流行的“七大領域”說法有一定出入,外延大為擴寬。比如區塊鏈、智能交通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都包括在新基建之內。
眾所周知,2008年的那一輪大基建,主要加速了一批內陸高鐵樞紐城市的崛起。
重慶、成都、武漢、西安、鄭州、長沙等城市都是直接受益者。由此也奠定了它們在全國城市版圖中的地位。
新基建的到來,又將如何改變區域經濟版圖?有哪些城市已經走在了前列?
01、新基建:主要是大城市的游戲?
新基建是相對傳統的基建模式而言的。
以2008年那一輪為例,主要是“鐵公基”模式。全國高鐵網絡的完善就是始于那次的4萬億投資。
而新基建,除了建設內容不同,比如由主要完善鐵路、公路等硬件設施,變為5G基站、大數據中心、人工智能等數據信息化基礎設施,另一個重要不同,則是投資主體的差別。
來源:《“新基建”發展白皮書》
“鐵公基”模式主要是依靠國家財力驅動,它講究的是公平。但是,新基建主要是靠社會資本驅動,也就是說,企業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,它更推崇的是效率。
最近一些互聯網巨頭、通信巨頭都紛紛宣布進軍新基建,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信號。
而投資主體的差別背后,也反映出新基建區別于傳統基建的另一個重要特征——更靠近產業端。
不管是新能源汽車充電樁、大數據中心、人工智能還是重大科技基礎設施,它都與具體的產業直接掛鉤,而“鐵公基”則是普惠性的基礎設施。
來源:《“新基建”發展白皮書》
也就是說,這輪投資流向哪些城市,本身是要看基礎的。比如,那些在數字經濟、人工智能等方面有人才、產業基礎的城市,將更可能獲得投資的青睞。
這基本上決定了,新基建也將主要是大城市的游戲。
毫無疑問,新基建將進一步加劇城市競爭的“馬太效應”。這與近幾年的城鎮化發展方向更突出大城市、城市群(都市圈),具有內在的一致性。
02、新基建能否催生加強版“高新區”?
因此,新基建時代,對個人來說,堅定選擇大城市、區域中心城市,將成為越來越必然的選擇;對企業投資而言,也同樣如此。
因為新基建背后的資本流向地,很可能就是未來的新產業誕生地,它對應的就是人、產業、消費的聚集。
這比傳統基建時代的投資參考要更準確。如有數據統計,36個高鐵節點三線城市中,有26個出現人口流失。
換言之,這些城市開通高鐵后,由于與大城市的“距離”拉近,反倒加速了人口流失。
而新基建主要體現在產業端,它與人口、資本、產業都具有強相關性。因此,新基建重倉的地方,一定差不了。
打個比方,新基建對應的產業升級,尤其是新興技術產業對區域的影響,可能接近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在全國布局的國家級高新區。
截至目前,中國共有168個國家級高新區。多數情況下,高新區都是所在城市經濟發展的絕對高地。甚至不少城市的擴張、新城建設,也主要就是依托高新區拉動。
部分國家高新區名單
國家高新區之所以對城市發展有如此大的牽引力,主要是因為它代表的是新的生產力,屬于技術、資本密集型區域。
所以,它的人才素質、房價、消費等在一個城市中也往往是“頭一檔”。
由于發展階段不同,此輪新基建不太可能再在每個城市都催生出一片全新的加強版“高新區”,并且不少新基建項目就是依托現有的高新區產業、人才基礎進行布局。
但是新基建重點發力的區域,大到一個城市,小到城市中的某個版塊,成為新的經濟“熱點”地區,這一點應該是大概率。
03、哪些城市喝到“頭啖湯”?
雖然新基建的官方定義,日前才正式確定。但是,政策和資本早就有所行動,并且已有城市喝到了“頭啖湯”。
最近,多個國家部門接連公布的幾個名單,就是一個縮影。
比如,上個月,科技部網站公布四個函,支持重慶、成都、西安、濟南四地,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。
而就在16日,商務部等聯合發布公告,認定12家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。名單如下:
涉及的城市有北京、天津、大連、上海、南京、杭州、合肥、廈門、濟南、廣州、澄邁、成都。
而5G、人工智能、大數據等新基建內容,都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可以預見,這些被點名的城市及其相關區域,在新基建上也將獲得針對性加持。
另外,新基建的“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”方面,最近也有一批城市收獲大利好。
日前,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《關于促進樞紐機場聯通軌道交通的意見》,共有9大城市11座機場被點名。
涉及城市分別是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西安、昆明、天津、廈門、長沙、蘭州。其中北京和上海,分別有兩個機場入列。
所謂樞紐機場聯通軌道交通,實際就是推進這些交通樞紐城市的空鐵大聯運。
當然,還有一些交通樞紐城市此次未被點名,并不意味著就被排除在新基建的軌道交通建設利好之外。
一方面,空鐵聯運是大勢所趨,重點交通樞紐城市都將有機會;另一方面,一些城市的樞紐機場聯通軌道交通已經開建,此次公布的只是計劃建設名單。
比如,成都在建的天府國際機場,就預留了高鐵站,并且途經的成自高鐵已于去年開工。
成自高鐵站點
而重慶的江北機場日后通過支線連接的重慶鐵路樞紐東環線,也已開建。
另外,要特別提到的一個城市是貴陽。
貴陽這幾年在大數據產業上頗有建樹,這恰好對應了新基建這一新風口。
而工信部賽迪智庫前段時間發布的《“新基建”發展白皮書》指出:
數據基礎設施方面,隨著 5G 商用推進,“西數東送”的愿景有望實現,屆時大量數據中心可考慮建在氣候優勢明顯、 能源價格較低的中西部地區。
這意味著,像貴陽等非頭部中西部城市,也可以在新基建中分一杯羹,關鍵是找到自己的比較優勢。
每一輪技術變革和基礎設施升級,都是城市格局重塑的重要窗口。
新基建時間正式開始,一個新的城市競爭時代也相應到來,任何不想掉隊的城市,都需要抓住這個機會。